毕节市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构建支撑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一批能够有效实现技术创新资源共享,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共性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和创业孵化服务的创新平台,夯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创基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申报创建,积极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6个,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家,院士工作站达到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5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培育建成一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众创空间。通过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产业技术转移和转化,促进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财政投入方面的作用,建立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贸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融合。
(二)突出重点,合理布局。以毕节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紧紧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储能等优势产业的需求,选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突出有限目标,逐步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
(三)整合资源,开放共享。积极引导和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重视挖掘和整合现有资源,通过有效调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加强开放合作,突出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类资源的整体配置,提高技术创新平台资源利用效能。
(四)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将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深化科技 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提高平台建设和运行的科技效益,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引导企业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主动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团队培养,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大学生创业企业、种子企业、小巨人成长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使全市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数量有所突破;筛选创新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属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进行个性化培训辅导,使其尽快进入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大的提升。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对三年期满重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经费补助。(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二)搭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申报创建工作为目标,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光电储能、生物医药、新型煤化工等产业和行业发展共性需求,集成创新资源,搭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或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到2020年,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6个,省级企业中心达到5个。对新获认定为国家和省级的技术创新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和50万元补助。通过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着力突破一批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研发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联动和协同创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业技术转移和转化。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技术成果转移和转化机制,强化技术转移和转化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利用贵州技术市场网络平台开展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开展技术开发、转让、引进等技术转移服务活动。提高科技成果集成、转化、推广和应用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带动形成一批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以生产力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科技示范服务机构的培育,力争培育成功1家以上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四)搭建产业孵化载体,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以龙头骨 干企业为依托,积极培育、搭建一批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或创新创业基地。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需求,为科技企业和科技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到2020年,全市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增至2个,省级众创空间增至5个。努力建立健全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充分利用广州、深圳等的帮扶优势,通过建立科技服务分支机构等方式,发展和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研发设计、试验检测、标准制定和人才培训等综合技术配套服务。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同推进工作。成立毕节市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创新平台领导小组, 由市政府分管科技的领导任组长,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及各县 ( 区 )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为成员,加强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日常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推动改革发展。(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二)加强经费投入,做好资金保障。市级财政要保障应用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为创新平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引导资金。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与企业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利益联盟,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服务产品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动相关科技融资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各类创新平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三)强化指标监测,及时评估成效。以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监测为抓手,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及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创新指标的统计和调度,对市直、县(区)、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进步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和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改革成果。(牵头单位:市督查考核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