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23〕26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以下简称“高科双企”),着力壮大高质量市场主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北碚提供有力支撑,特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紧扣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聚焦两大定位、做好“四篇文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体系,将北碚打造成为科技型企业孵化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二、目标要求
(一)数量实现倍增。到2025年,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7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超过4500家。到2027年,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570家和5600家。
(二)结构实现优化。到2027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提高至180家,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20家,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全市领先。
(三)能力实现提升。到202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企业研发能力明显提升,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战略产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
三、重点任务
(一)引育并举,着力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1.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来碚自主创业,引导企业、机构加强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等相关激励措施。校地双方共同推进西南大学双创学院工作,联合举办创业赛事活动。落实好“重庆英才”“缙云英才”等政策,积极吸引市内外高层次人才携科技成果来碚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
2.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派生科技型企业。鼓励链主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培育内部创业团队、投资产业化项目、剥离业务等方式派生创办科技型企业。依托各类科研院所成果溢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等,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促进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核心技术部门剥离成为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帆科技、四联川仪、神驰机电、长江造型、重材院等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项目孵化制度,以项目为载体派生一批科技型企业,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民营经济服务局、各镇街、各园城管委会)
3.鼓励投资并购引进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优势,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创新科技招商机制,大力实施基金招商、校友招商、链主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发挥好智汇北碚、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西南大学校友会等平台作用,积极招引“高科双企”。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招商引资作用,加大对招引项目的投资力度。(牵头单位:区招商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民营经济服务局、各园城管委会)
4.运用高新技术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实施“微成长”和“科升高”工程,通过鼓励传统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开发新产品。加大对传统企业的支持,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分行业分领域转型提升一批科技型企业。(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民营经济服务局、各镇街、各园城管委会)
5. 培育一批科创领军型企业。建设“高科双企”的“培优库”,选择一批成长性良好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对标找差、分类指导、一对一精准服务等方式,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其快速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加快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大创新要素聚集,支持其成为具有全国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各镇街、各园城管委会)
(二)夯实载体,聚企成群发展细分特色科技产业。
6.提升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孵化能级。进一步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拓展”全链条孵化体系,创建更多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拓展孵化载体,扩大孵化面积,提升孵化质量,着力吸引一批软件信息和服务、新材料、现代农业、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入孵。到2027年,市级以上孵化平台达到18个,面积达到30万平米,入孵企业(团队)达到2000家(个)。(牵头单位:区科技局、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人力社保局、团区委、区市场监管局、各园区管委会)
7.培育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抓住创建重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北碚智能传感器示范区的重要契机,以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为核心载体,加快建设西南大学科学中心,搭建产业技术中试熟化平台,组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围绕基础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等技术创新链,聚集一批力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敏感材料及元器件等重点领域的“高科双企”。到2027年,聚集企业200家,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科学城北碚片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
8.发展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和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大件”产业共性技术平台优势,以工业互联网生态园为核心载体,引导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开放应用场景,围绕工业互联网系统集成、工业APP开发、标识解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招引聚集一批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到2027年,聚集企业30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蔡家智慧新城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
9.壮大功能新材料产业。依托功能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庆市特色产业(新材料)示范基地建设,发挥重材院、富普新材料、长江造型等龙头骨干企业的作用,针对“卡脖子”“国产化”“高端化”“精密化”的发展需求,补齐创新链延长产业链。围绕先进功能材料、高端装备用材料、医药包装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等领域引进、培育、壮大一批“高科双企”。到2027年,聚集企业50家,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蔡家智慧新城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
10.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优势,积极谋划布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京东方光电、联创电子、重庆超硅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聚集一批为之配套的“高科双企”;发展壮大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以腾讯、浪潮等项目为支撑,提升“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推动数字产业化,聚集衍生一批数据加工、数据清洗、数据安全等领域的“高科双企”。到2027年,聚集企业50家,实现产值75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水土组团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
11. 培育现代农业和食品大健康产业。充分发挥西南大学、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在生物育种与种质资源、绿色农业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构建优质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扶持绿康、科正、西大魔芋等企业,建设柑橘、蚕桑、魔芋和蜡梅等一批良种苗繁育基地。以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为核心载体,实施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和农文旅融合提升工程,着力引育一批技术优势突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紧密的智慧农业与食品大健康产业的“高科双企”。到2027年,聚集企业30家,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三)强化服务,汇集要素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12.提升核心技术供给能力。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策源能力,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研发机构独立法人化,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5.1%,继续保持全市领先。(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
13.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构建“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基金”基金引导体系,鼓励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用好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字供应链产品等金融创新产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行动”,开通绿色通道,助推优质“高科双企”上市融资。到2027年,争取12家企业纳入市级拟上市企业储备库。(牵头单位:区金融发展中心、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济信息委、缙云公司、缙融公司)
14.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鼓励各类技术服务机构面向“高科双企”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专业化服务。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建设中试熟化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和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中心的作用,为供需双方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要素供给。(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各园城公司)
15.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强区战略,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对接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学会协会和社团组织,建立健全专家服务制度和人才培训机制。实施新时代“三千名流”一揽子人才计划,建设卓越工程师半岛,落实兑现各项人才政策措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牵头单位:区委人才办、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民营经济服务局、区科协)
16.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探索建设综合性、专业化、全链条、贯通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优化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创建国家级、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施科技成果进企业行动,培育一支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队伍,促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到2027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0亿元。(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17.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价值发明专利全覆盖。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充分发挥风险资金池作用,落实兑现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政策。注重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强化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维权预警分析。(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金融发展中心、区文化旅游委、区林业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公安分局)
18.完善扶持政策体系。落实兑现企业所得税、城市建设配套费、高企地方税收增量返还、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等各级各类政策。强化引育过程性资助和事后奖励,对“双倍增”工作有贡献的企业、平台、机构、个人给予相应支持和奖励。(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民营经济服务局、区税务局、各园城公司)
19.建立重点联系服务机制。建立区领导联系走访孵化载体和“高科双企”制度,定期赴重点企业(平台)进行调研,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围绕税务、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等,对企业、机构等相关单位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企业家、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人力社保局、区民营经济服务局、区金融发展中心、区市场监管局)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北碚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工作推进专班,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各相关责任单位为成员,专班办公室设在区科技局,统筹“双倍增”工作。建立全区“双倍增”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和动态调度机制,由区科技局牵头,各部门、镇街、园城协同推进落实。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孵化载体等作用,闭环落实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统计局、区民营经济服务局、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各园城公司、各镇街)
(二)加强资源配置。建立区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好市级引导区县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优化对科技型企业的激励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科技企业投资项目纳入区级重大项目,加强新增建设用地保障,用好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提供低成本发展空间。(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三)加强考核督查。建立“双倍增”指标数据的月通报机制,加强结构分析和精准画像,实现整体智治。建立工作督查制度,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建立赛马比拼机制进一步细化创新驱动发展考核办法,强化指标任务,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国资委、区统计局)
(四)营造良好氛围。统筹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解读,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营造全区上下关心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工作的良好氛围。积极宣传“双倍增”典型案例,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激发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热情。(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国资委、区民营经济服务局、区人力社保局)